- 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精彩观点
-
白春礼: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布时间:2021-01-14
在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主旨演讲环节,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白春礼院长深入分析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并从“四个面向”解读科技创新的努力方向和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以下为演讲内容节选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年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围绕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主题共同地交流、学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指示,自2013年以来,在郑必坚会长的带领下,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相关单位,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会议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成为中外政商学界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
我的发言主要从科技创新的视角与大家交流分享最近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更好地理解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有所启发,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水平
准确认识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是理解科技战略部署的基础和前提。在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甚至领跑的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2019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强度为2.23%,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员,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4002万,创新人才规模稳居世界的首位,SCI论文和高被引论文的数量都位居世界的第二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PCT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在衡量高质量科学产出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科学院已经连续八年在全球科教机构当中位列首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位列第14位,也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一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其他都是发达国家。
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规划今年中国进入创新国家的行列,也为国家科技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客观来讲,中国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反映出我们科技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如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创成果不足,很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支撑保障能力还有待提升等方面的问题,社会上热议“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有待攻关。
如何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
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是说我们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而是说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要求的阶段,必须扭转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创新首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为其它各个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撑。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可以看到从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到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的演变过程,深刻反映出我们党对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国家建设发展规律认识的与时俱进和不断深入,也反映出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创新的努力方向和应发挥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四个面向”上,这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际重大需求、面对人民生命健康。其中前三个面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7月17日视察中国科学院提出来的,第四个面向是总书记在今年9月11日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提出的,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形成的新思想,充分彰显出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价值需求。
围绕这“四个面向”,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化建设全局支撑作用,规划建议,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四个方面,对科技创新相关的战略规划、创新体系建设、科技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作了系统部署,谋划了科技事业未来发展蓝图,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
如何看待科技自立自强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在规划建议中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很重要的新提法、新要求,各个方面也都非常关注,科技自立自强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而是要从历史的维度、战略的高度、系统的角度,客观、全面地加以理解和认识。
首先,自立自强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我们一直强调一贯坚持的自主创新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希望要逐步扭转科研活动中原创能力不强、大量资源和精力用在从事跟随性研究上的问题,鼓励科研人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性的贡献,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加快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
其次,科技自立自强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客观要求。回顾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一不是把握了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通过科技上的自立自强,引领带动综合国力的跃升。日本、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实施科技立国战略,成功地迈入发达经济体行列。当前,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行列的关键时期。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第三,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不是相互对立排斥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不是说中国要关起门来搞创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的创新网络。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可以让我们更加平等,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参与国际开放合作,为国际科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智慧。
各位嘉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场应对疫情的战斗中,全球科学家迅速行动,协力攻关,17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并在快速检测药物和疫苗研发、临床试验、病毒溯源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延缓和阻止疫情的蔓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的国家科研机构,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站在新冠疫情防控科研的第一线,我们第一时间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并及时向全球分享。我们联合国内多家机构积极开展检测试剂、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我们还依托中国科学院的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球最大、数据最全、面向全球开放的新冠病毒信息库。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为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余名访客提供数据服务,累计数据下载已经超过1.8亿次,为各国的科研攻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面对疫情全球大蔓延的严峻挑战,我们将继续秉持开放共享、互惠共赢的合作理念,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等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